水浒中"谈笑看吴钩"其吴钩是指什么,请智者赐教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28 08:48:45

吴钩: 是吴地生产的月形弯刀,这里指锋利的兵器——作者自认为有着铮铮傲骨,大有以笔代刀,除恶除恶务尽之意。

虚名薄利不关愁,裁冰及剪雪,谈笑看吴钩。
这句话出自《水浒传》。译义:(虚名薄利不关愁) 意指不为个人名利忧愁。(裁冰、剪雪)是形容梅、竹的傲骨和气节的,也有说是形容心思聪明如冰雪,吟诗作文水平很高,我更认为,作者是兼有两意:不为生活的困顿忧愁,而能安贫乐道,完成自己的著作,也是心愿。(吴钩)是吴地生产的月形弯刀,这里指锋利的兵器——作者自认为有着铮铮傲骨,大有以笔代刀,除恶除恶务尽之意。

钩是一种兵器,前有钩后有刺的弯刀,古代吴地出产的钩很有名,----男儿何不带吴钩,收取关山四十州。

吴钩作为兵器,始于春秋,当时冶炼技术早是青铜器时代,诸侯混战,烽火四起,兵器制造品种日益繁多,于是一种似剑似刀,又非剑非刀兵器——吴钩就诞生了。汉赵晔《吴越春秋·阖闾内传》云:“阖闾既宝莫耶之剑,复命于国中作金钩。令曰:‘能为善钩者,赏之百金’。吴作钩者甚众,而有人贪赏之重也,杀其二子以血衅金,遂成二钩,献于阖闾。而诣宫门求赏。王曰:‘为钩者多,而子独求赏,何异于众人钩乎?’作者曰:‘吾之作钩者,贪王之赏,杀吾二子以成两钩。’示之曰:‘何者是也?’时王钩甚众,形体相类,不知何在。于是钩师向钩器呼其二子名曰:‘吴鸿、泥稽,我在此,王不知汝之神也。’声未绝于口,两钩俱飞,着于父之胸,吴王大惊,乃赏之百金,遂服而不离身。”这个记载固然带有很大传说成分,但因阖闾的鼓励,吴国成为新兵器“吴钩”产地,当是可信的。吴王爱钩,还下令悬赏作金钩。

吴钩由于出招奇诡,处处有杀机,令敌手防不胜防。而倍受志士侠客的垂青,携之不离左右。历代不少诗人更是对吴钩赞咏不已,“门有连骑客,翠带腰吴钩”(西晋·张载);“骢马金络头,锦带佩吴钩”(宋·鲍照);“风胡有年岁,”骢利比吴钩”(北周·王褒);“结客佩吴钩,横行度陇头”(隋·孔绍安)。这一兵器因产于吴地,故名。至于它的形状,唐学者颜师古注《汉书·韩延寿传》说:“钩亦兵器也,似剑而曲,所以钩杀人也。”宋科学家沈括《梦溪笔谈》又云“唐人诗多有言吴钩者,吴钩,刀名也,刀弯。”从现在出土的铜钩来看,钩的形状似戟,只是戟上边为利刃,而钩上边为一浅钩形,故名钩。不过,其形制像